来源:互联网新闻 时间:2020-04-29 17:17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14日讯(浙江之声记者报道)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世界文化遗产,河上有百年历史的广济桥面临受损的风险。水质改善工程开展1个多月,水位急剧下降,施工方却并未告知文保部门。
有热心的杭州市民给浙江之声《阳光行动》栏目组打来电话反映,国庆时陪家人去了塘栖古镇游玩,来到位于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桥,却发现了奇怪的一幕:
塘栖古镇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桥,它的河床露出来了。广济桥的左右,雕刻着龙和龟的隔离大墩,原来我去过,都淹在下面的,现在完全裸露在水面上了。
几乎在同一天,有网友在微博上向浙江之声反映,广济桥周围的水都被抽干了,有人拦截了运河水面,担心这座历史名桥有坍塌的危险。
位于塘栖镇西北的广济桥俗称长桥,水平全长78.7米,宽6.12米。它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广济桥作为遗产点正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记者来到实地观察发现,广济桥所在位置水位比较低,桥身两侧的防撞墩连基座也清晰可见,大片河床裸露在外。桥两侧各约50多米处,有工人正在搭建隔离围堰,距离围堰不远处停放着施工所用的机械。
余杭区文广新局文保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水位持续降低,用以支撑桥墩的松木桩就有裸露的风险,古桥将处在很危险的处境:
松木桩不能露出来。松木桩主要增加桥体的支撑,下面支撑全部在松木桩里面的,分量相当重,松木桩好像牙齿一样的,桩。如果牙齿肉没有了,桩就散掉了,牙齿就掉掉了。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算是看起来不起眼的河底淤泥,对支撑桥梁也是有用的:
看看淤土很软的,但是起到支撑、挤压,对桥体有支撑,特别是松木桩,不然会散掉的。有些松木桩几百年,五六百年下来。
广济桥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由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的。记者联系上了工程部负责人朱杭旭。他说,工程9月就开始了,主要是为了改善运河水质:
我们是运河塘西段的水质处理工程。主要内容是降低水位之后,在河床上投放水草,以及固体微生物。
那么工程启动前,对于施工是否会对广济桥产生影响,公司方面是否征求过文保部门的意见呢?
记者:手续有没有办过?
回答:因为我们这个现在进行的是一个没有新建任何的建筑物、构筑物,对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也没有进行修改,没有进行重建,只是一个水体治理或者说日常的维护工作。
余杭区文广新局文保科科长贾晋妍告诉记者,对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省政府公布过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10米,也就是桥两侧各10米,然后再外扩50米,是它的建筑控制地带,在此范围内进行施工和建设是要先行报批的。贾晋妍说,目前正在进行的水质提升工程虽不在此范围内,但并不告知文保单位的做法,十分欠妥:
这一段远的地方在通航的淤泥不多,这边不通航,淤泥越来越高,枯水期也能看到的。
记者:其实至少要对文保单位进行知会?
回答:这个是做得不妥当的。
对于工程手续问题,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朱杭旭这样解释:
“这个是我们余杭区的五水共治项目,整个项目是在五水共治计划里的,等于说是计划代替立项的项目,是五水共治项目常规的做法,都是这样的。”
目前,亟需保证的是桥体所在位置水位不再下降。桥面两侧围筑起了围挡,外围抽水已经停止。余杭区文广新局文保科科长贾晋妍说,对于已进行的施工是否对广济桥产生了影响,他们已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同时提高桥梁监测频度:
水位不要继续下降,这边也不要再清淤。最近监测频度也高一点,如果一旦发现有问题,马上停掉。(监测)原先如果不去动他,一年两次,一年四次这样子。
问:加大频率到什么频率?
这段时间我们要求一个礼拜来一次。
文据浙江之声微信公众号